close

部落格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在別的地方會引起巨大罵聲的東西可以寫在自己的部落格上,
沒有人看到的感覺也挺不錯的。

我常常覺得,要保持對一個問題的敏感度,首先問問題前要先讀書,然後看到一個結論的時候要先懷疑。

根據環保署發布表示,今年台灣受到反聖嬰現象(La Nina;西班牙文的Little girl)影響,海平面溫度比往常平均要低0.4度,中國北方的沙漠更加乾燥,更易引起沙塵暴(還有一系列關於沙塵暴變得更嚴重的新聞),且由於反聖嬰現象,冬天將更冷,夏天將更熱。

--截幾個新聞稿--

**其一

環署:台灣出現反聖嬰現象
                                                                               
  環保署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發現最近五個月,台灣附近的海面溫度
低於平均氣溫零點四度,已經出現了反聖嬰現象。而反聖嬰現象對台灣
的影響,就是夏天冬天的溫度都將更極端,四季更明顯,而且雨量會減
少,因此造成中國北方的沙漠更乾燥,更容易產生沙塵暴。而台灣除了
有沙塵暴的威脅,最近又冷鋒面南下,氣溫將下探十二度。氣象局表示
,這波鋒面將影響台灣到25日星期五,而且不只氣溫下降,還有可能會
下雨。這幾天突然變得比較冷,特別體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別忘了做
好保暖,以免病情加劇。(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其二

摘錄自2008年1月23日民視新聞網報導

環保署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發現最近5個月,台灣附近的海面溫度低於平均氣溫0.4度,已經出現了反聖嬰現象。而反聖嬰現象對台灣的影響,就是夏天冬天的溫度都將更極端,四季更明顯,而且雨量會減少,因此造成中國北方的沙漠更乾燥,更容易產生沙塵暴。而台灣除了有沙塵暴的威脅,最近又冷鋒面南下,氣溫將下探12度。氣象局表示,這波鋒面將影響台灣到25日星期五,而且不只氣溫下降,還有可能會下雨。這幾天突然變得比較冷,特別體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別忘了做好保暖,以免病情加劇。

**其三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80122 16:13:17台北 )反聖嬰現象持續發威,台灣空氣品質首當其衝!環保署監測入冬第一波大陸冷氣團發現,這一波東北季風挾帶中國沙塵及工業污染物南下,導致台灣空氣品質惡化,全台共有49站日數空氣品質達不良等級,顯示沙塵對台灣影響已逐漸開始,提醒民眾當心。

 

環保署監測資料顯示,去(2007)年12月30日及31日兩天,受這波東北季風影響,全台空氣品質都受衝擊,北部萬里站PM10最高小時濃度達每立方公尺219微克,超出平常背景值4-5倍;SO2最高小時濃度達18.7 ppb,亦是背景值的5-6倍。

 

尤其歷年資料顯示,相較聖嬰年,每逢反聖嬰現象期間,沙塵影響台灣空氣品質的現象即特別顯著,例如1998年及2003年聖嬰現象期間,沙塵影響台灣空氣品質達不良等級(PSI>100)分別只有1及3站日數,萬里站最高小時濃度為每立方公尺181微克及170微克,較歷年平均值低。

 

但在2000年反聖嬰現象期間,空氣品質達不良等級站日數高達153站日數,萬里站最高小時濃度達每立方公尺434微克,在同為反聖嬰現象的1995年期間,更高達586微克,在在顯示,在反聖嬰現象期間,沙塵對台灣空氣品質影響會加劇。

 

環保署強調,由於今(2008)年反聖嬰現象正持續發展中,中央氣象局預測初春時期台灣附近的大氣環境亦較不利多雨條件形成,恐有助於沙塵長程傳送至台灣,環保署正密切監測沙塵源區發展動態,適時發布警訊,提醒有心血管疾病、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民眾,或是老人、小孩等扺抗力較弱者,這段期間應提高警覺。

 

提供單位:監資處 

**其四

摘錄自2007年11月1日聯合國網站新聞中心報導

世界氣象組織最新一份有關聖嬰/反聖嬰現象監測的報告顯示,反聖嬰現象已經形成並將持續至2008年的第一季。

反聖嬰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溫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這種現象會造成全球氣候異常。報告指出,2007年赤道太平洋的中東部海平面溫度比以往低了攝氏1.5度,這種偏差與歷史上其他時期的反聖嬰現象相比屬於中等程度。

不過,2007年的反聖嬰現象和以往大多數情況不同的地方在於澳大利亞北部和印度尼西亞西部海域的表面溫度比通常要低;而一般在典型的反聖嬰現象發生時,這一地區的溫度會比通常高一些。

氣象組織指出,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印度洋偶極子現象(Indian Ocean Dipole)的作用,這是一種印度洋及其附近海水溫度出現兩極分化並導致氣候異常的現象。

-----

其1.

並不是海水表面溫度比往常要低或高就叫做聖嬰現象或反聖嬰現象。聖嬰現象與反聖嬰現象的發生與否,其衡量的標準看南方振盪指數(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SOI)的大小,衡量太平洋東西兩岸的氣壓、洋流變化。

所謂的SOI即是每年南太平洋東、西岸(Southern的意思即是Southern Pacific..所以其實和台灣沒有什麼關連)的氣壓差變化來衡量。取大溪地與達爾文港兩地的氣壓差(定義為P大溪地-P達爾文 = △P)。以△P為資料,收集數年的資料(El Nino約2-7年發生一次,因此實際的資料數約24-50筆之間),以統計的方式標準化(z =( X-Xmeans)/Std)。這邊的X、Xmeans、Std用的都是數年兩地的氣壓差。亦即:

SOI = (△P - △Pmeans)/Std of △P

當這個數值在統計上達到顯著的差異的時候,表示該月(或該段時間)的△P與往常的△Pmeans達到了顯著的差異,也就是說,在那個月(或那段時間)裡面,南太平洋東西兩岸的氣壓差異達到一定的程度,這時候可以相信發生了El Nino或La Nina。

換言之,El Nino與SOI之間的關係相當密切,因此也常常被合在一起稱為ENSO。其中E指的即是東岸海水表溫(SST)的不正常增溫現象(由於南風的消失,秘魯湧升流消失,本來底層往上帶的低溫水不見了之後海水表溫的上升,所以造成水氣上升,本來沉降的氣流竟然降起了雨來)。

(因此在El Nino的時候,東岸的SST上升,西岸的SST會下降。反之La Nina的時候,東岸的SST下降,西岸SST上升。)


回到報導來看。先不談其實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對於台灣的影響其實沒有那麼大....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實際上,台灣不管在冬季還是夏季都不會受到El Nino的什麼影響。
(Picture from PMEL:http://www.pmel.noaa.gov/tao/)

下面附上截至2008/1/22日前五天的平均SST與風速風向.......XD



(Picture from PMEL:http://www.pmel.noaa.gov/tao) (顏色為SST,箭號的長短與方向為風速與風向)

下圖是這兩年內的SOI:

Graph of 30-day 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 values from 2006.

可以看到在今年1月的SOI其實還是呈現一個正值的,甚至可以說較往常較"接近正常",而還沒有到發生La Nina的程度(還差很遠)。

另外就是,當La Nina發生的時候,太平洋西岸(台灣當然是在西岸)的SST其實是上升的才對。

所以綜合來看,我覺得這個是記者沒有看清楚或者寫錯了。

其2:

我認為西伯利亞冷高壓之於中國北部的影響可要比El Nino或La Nina大上好幾十倍。中國北部和台灣一樣,對El Nino和La Nina的敏感度沒有那麼大。

所以我不認為這個和La NIna的關係有很大。

其3:

才兩筆資料要顯示什麼呢orz

其4:

印度洋偶極子現象也不會影響到台灣~_~

而且他自己也寫了,降溫的是在太平洋的東岸....(一般情形或者La Nina的時候都是東岸較冷)

--

總之,真是亂七八糟的報導(草率的結論)。

--

附上最新關於2007年底到2008年La Nina的新聞:
http://iri.columbia.edu/climate/ENSO/currentinfo/technical.html

所以La Nina是真的有的,不過我想記者搞錯了某些細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鱷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